小时候,贵州是遥远陌生的地方。今年公司内刊通讯员采风活动就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。多彩的贵州,名不虚传,那里青山环绕,绿水相连,美酒飘香,民风苗寨让你流连忘返。四天难忘的的贵州之行让我真正走近大自然,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美好!
【云雾里的梵净山】
早就听过贵州的人说,贵州山水,实在是比桂林山水美多了,打开电视,天天都能听到“花海毕节,桃源铜仁,走遍大地神州,醉美多彩贵州”,我们行程第一站就是“贵州第一名山”梵净山。
一下飞机就下起了雨,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我对贵州的印象首先来自人们常说的“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尺平”之言。这里雨水多,山高而密集。一行人快速出发,导游提醒山顶上冷,大家都带了厚衣服。进山的路很长,如果步行得走半天。早已成熟的景区,备有电瓶车,游人可乘坐抵达山脚下。大约十分钟的车程,充分感受了惊险刺激的车技,驾车人每个都可参加越野障碍赛。年轻人每天驾车在山路上飞奔行驶,有几道弯,几棵树,有几只鸟在欢唱,几条水在流淌,他们定是烂熟于心吧。
乘缆车的三十分钟,就是俯视梵净山的美好旅程。在缆车上听着毛阿敏的《我的家乡梵净山》歌曲,优美的音乐在耳旁萦绕,我们不时穿行于雾中,一忽儿窗外什么都看不见了,好像要把我们引渡到一个陌生的境界,一会儿又走出雾团。透过缆车玻璃,放眼望去真正的人在画中游,人在雾中行。脚下是绿色的海洋,间或各色花树,说不上名的植物,层层叠叠的植被,覆盖、包裹着群山。
下了缆车,还有一段阶梯要攀爬。雨越下越大,空气更清新,吸到肺里的每一口都似珍宝。水气打湿了衣裳,裹湿了头发,脸庞蒙了一层微米般的细碎水珠,是大自然妙不可言的馈赠。最美的景致在山顶,此处金顶更险更狭更鬼魅,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攀上山顶。来一次贵州实乃不易,怎么也要走到路的尽头,登上最险要的顶峰。或许是身在此山不知险,我跟着前面的人,手脚并用,不问路程,只管攀爬。
因为梵净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,所以我也难得的心诚了一次。从人境到仙境,7980道石阶的距离,人类只是访客,只有惊讶,感空灵清净。因为云,梵净山方能成其为净,徜徉于此山林泉石之间,只觉尘心渐息。世间的美,沉淀在时间之外。
【夜色里的千户苗寨】
作家余秋雨赞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说:“用美丽回答一切,看西江知天下苗寨”。余秋雨对西江千户苗寨的赞美,引发了我们要去西江看一看的欲望。
女导游一路不停地给全车人讲解着贵州的风土人情,苗族的故事。据说苗族皆为当年战乱时由中原迁来,为躲避追杀,他们一路南逃,由北方来到这里。山大沟深,容易藏身,山里又有吃的东西,用于保命。如此大山佑护,繁衍生息,逐渐形成了苗族。她给我们讲的苗族故事越多,我对将要去的地方就越感神秘,今晚就要到达西江千户苗寨了。
大约下午四点半之后,终一路宛转上下,大车犹如从天上缓慢降落下来,待到停车场下车,再遥望来路,正是从那山巅而下,而西江千户苗寨却真是隐藏于大山深处里的群落。西江千户苗寨,果然名不虚传,由十几个村寨连接成片,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苗族部落。木质吊脚楼层层叠叠地构筑于坡上,披一身咖啡色辍于碧绿群山,被绢绢细流的白水河一分为二,在我们汉族人眼里,直觉光鲜新奇。
一进山门,便见穿地道苗服男女老少在牌楼前的楼梯上站成两排,男的悦耳地吹着长长的苗族竹管乐,漂亮的少女门不及时地对客人敬着“拦门酒”,以示苗族传统的热情好客风俗。这种苗家人的热情好客风俗,在我们晚餐长桌宴上,更加表现的淋漓尽致。一个后生吹着动听的苗曲,几个身着苗服的艳丽苗家少女,一边唱着脆美的苗歌,一边婉婉地过来敬酒,很是有趣,酒壶层楼似地斜上摆开,高山流水地壶壶相接倾斟,客人只能用嘴衔住最下面的那只碗,让苗女边歌边将酒倒进口去。那酒微酸带甜,醇中夹香,似一股甘露琼液入脾,通体舒畅。我们纷纷拍下视频,记录下这个难忘时刻,以供今后翻晒回味。
当晚入驻苗寨客店,夜晚的苗寨,户户灯光亮起,像似漫天的星斗,夺目耀眼。站在观景台,俯视全景,夜色阑珊,无比壮观!清晨的苗寨晨雾缭绕,登上依山而建的吊脚楼,一座座房屋紧紧相连,分不清哪个独为一体,似乎是在迷宫里一样,整个苗寨看上去既淳朴又具浓厚的民族特色。
凌晨早起,便约人观赏苗岭的早晨,白日里的苗寨又是一番景象,黑夜灯光里的苗寨,给人的感觉是壮观和震撼,而白日里的苗寨,除了依山而上的一层压一层的苗屋之外,使人感受到的是苗寨与外界的隔绝和封闭,不由得能从情感上对这里的苗族群众更多一份内心里的同情和敬佩。望着来去西江千户苗寨如走马观花般游动的游人,不禁感想,这些游客奔着西江千户苗寨的少数民族风光而来,来探苗寨的神秘,来了之后,用手机机不停地咔嚓一些照片,满足了自己,揭去了神秘,一两天回去,便可向他人炫示大山里的原始和少数民族风光,而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,也许继续保持那些不得不有的原始,才会继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!
【如诗如画的荔波大小七孔】
荔波大小七孔是我看过最美丽绝美山水,一大早赶到游客集散地上车,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,到达荔波小七孔景区。
贵州的大小七孔风景区,位于黔东南荔波县城难三十公里的群峰之中,全长七公里。电瓶车会将你从这个景点载到下一个景点,能够有效节约时间和体力,到达最后一个景点时,你就可以坐返程的电瓶车直接回到起点。候车人多排队的时候,现场会有工作人员引导,所以不用担心有人加塞导致你坐不上车。整个小七孔景区的管理还是非常规范的。
一进入景区,我们沿着卧龙谷前行,碧绿的湖光山色,像是重新来到九寨沟的感觉。于七点五十分到达卧龙潭景点。这里湖面不大,水色呈蓝色,潭边向下处有一道弧弓向内的挡水坝把水拦住,远看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水潭犹如地底深渊。看水,坝下水波雾缭绕、雾雨蒙蒙,水声轰轰击顽石,白链根根挂碧潭;看山,怪石奇树林立,古木森森。山、水、林天然一幅幅美景、绿树、竹林倒映湖中,色彩斑斑斓绚丽,可与九寨沟“七彩湖”媲美。
卧龙谭走下台阶,便像跳入了水中一样,溅起的水扑面而来,豪爽,爽极了!那种感觉似与瀑布同在,与天水共舞,只听耳边哄哄的落瀑声,真想浇个痛快。翠谷瀑布,一个字,美!那是精致的美,如小家碧玉般,又是静静的流淌的美,它在你的脚下,也在你的头顶。
水上森林,分上中下三段,是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,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,这里的千百株树木,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,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。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,形成一道翡翠屏障。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。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的冲涮,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,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“圆滑”起来,但树木却扎根在河床里,纹丝不动,四季常青。这里水中有石,石上有树,树植水中,这种水、石、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,可谓是“水在石上淌,树在水中长”。这里仅是短短的几百米,可我们还是游览了一个多小时,于下午一点四十分离开景点。
小七孔景区的得名,源于响水河穿过景区时,那座横跨河道的青石砌的七孔桥。小七孔,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,桥长25米,桥面宽4米,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,也是当地传说中的“忠贞之桥”,桥不大,但有个美丽而凄楚的传说。曾经有一对情侣相恋于此,但迫于外界的压力,她们不能朝夕相依的执手偕老,为了爱情,他们最终决定逃离这里,携手天涯。可当逃离到七孔桥,汹涌的大河却阻挡了他们的去路,正在他们准备跳河殉情时,正这时,恰巧七仙女出现次处。两青年呼救,七女垂怜,被他们真爱所感动的七名仙女幻化出了七孔桥帮助他们,但同时,仙女告诉他们,这座桥凝聚着时间和命运的力量,他们每走一步,便会衰老一分,代表着他们走过一年,当走过七孔,他们苍颜老矣,但也代表着他们共度了一生。最终,在七孔桥上这对情侣牵手而过,两青年过桥后变成了八十多岁的老公公和老婆婆,虽然只有短短百步,但他们却如愿的执手偕老,无怨无悔。
半个下午游完了小七孔桥景区,这是一个自然风光景区,可惜要赶时间,不得不第二天早上游览大七孔景区。
【穿越千年的青岩古镇】
在贵阳郊区,有一个名叫青岩的古镇。古镇方圆约3平方公里,一条青石铺就的主街沿山势蜿蜒而上,两旁则穿插有若干支巷,蜿蜒逶迤,曲径通幽。街两旁店铺林立,市声喧腾,生意兴隆。古朴的建筑、摇曳的店招、如织的游人、眼花缭乱的商品和带有当地方言的叫卖声,把个古镇渲染得热闹非凡,让人虽置身于历史悠久的古老街巷,却又感受到色彩浓烈的现代气息。
镇上有保存完好的朝门、腰门,有陈迹斑驳的石砌案板和木制柜台,还有大小不一、风格不尽相似的古老民居。鳞次栉比的老式瓦房之间,尚存有建筑风格迥异的宗祠、庙宇和古老幽深的深宅大院。深宅大院据说是明清状元秀才们曾经的住处。这些或雕梁画栋、巧夺天工,或气势宏大、造型别致的建筑,在小镇上如同鸡群之鹤,令人叹为观止。有游人在古旧的建筑前流连忘返,许多帅哥美女在古镇拍照留念,成为一道风景。
街上行人如织,衣袂彩动,特色店铺鳞次栉比,琳琅满目。店内有不少男女,一边买东西一边在击鼓欢唱,渲染独特的民俗风情。没有喇叭轰鸣,没有车来车往,没有高楼大厦,没有灯红酒绿,只有朴实的山居、青石铺就的街巷和纯朴的古风。从喧腾的城市走来,置身此地,恍若隔世。极目远眺远山近岭,感受到心的自由和人的渺小。觉得一种远离城市喧嚣,没有工作压力,无所顾忌、一身轻松的怡然。静谧的田园风光,清幽的蓝天白云,淳厚的古镇遗风,给人以自在和欣悦。
除此之外,青岩古镇还有着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。香甜可口的玫瑰糖,是传承百年的老字号。百岁高龄的双花醋,是美食者颇为偏爱的佐料。至于那绵软可口的卤猪脚,清香诱人的嫩豆腐,以及辣椒鸡、酸盐菜、木槌酥等,更是令人垂涎欲滴,一吃难忘。
青岩古镇以石筑就,也由石成名。石方、石条、石块、石墙,是古镇建筑的特点,也是最大的看点。行走在坚硬密实、被无数双鞋底磨得锃亮的青石街面,不禁想到,正是靠了这种坚硬和顽强,才使得古镇保留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和风格迥异的建筑遗存。而大到一个地方,小到一个城镇,都是靠独有的文化遗存和绚丽的文化内涵,才得以成名!
博大厚重,有内涵,有文化,有品味,就能够打动人、吸引人。一个地方是如此,一个人,也是如此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