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企业文化 文学天地 收音机里的流年
收音机里的流年20190416



       在儿时的记忆里,家里最贵的家电就是一台木质收音机。那台收音机,只有调频道和音量的旋钮,机身上方的天线杆早已脱落,父亲像对待宝贝一样地总带在身边,那是全家欢乐泉源。
       每天中午我放学回来,父亲干完农活手工,父亲坐在饭桌前一边纳凉,一边打开收音机收听单田芳的评书,许多小伙伴和邻居也围坐在收音机旁边。父亲为了不扫大家的兴,总是备足了电池,生怕听着听着没了电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不到一元的两节2号电池,成了家里一笔不小的开支。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却从未说出口,毕竟这台收音机是父亲的最爱。“欲知后事如何?且听下回分解”的结束语中我也吃完中饭,和伙伴一哄而散的上学去,第二天又准时地如约而至出现在我家里,记不清这台收音机工作了多少年,但我始终记得它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快乐时光。
       1994年后我来到部队服役四年时光里,收音机也一直伴随我身边。特别是在卫生队护理跳伞养伤的战友岁月里,那段时间比较清闲。我听的总多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,在那时我喜欢十个文学,特别是诗歌和散文,有一档节目叫《子夜诗会》,伴随着安静的音乐,我走进诗歌的世界,好的诗歌总让我感动的潸然泪下,不知不觉走入睡梦中。
       退伍回到故乡,我来到深圳开始打工的生活。刚来深圳,一切从零开始,自己梦想总感到很遥远。我和许多打工青年一样喜欢深圳人民广播电台一档节目叫《夜空不寂寞》,这档谈心节目曾是深圳千万外来打工者的最爱。每天晚上十一点,我总喜欢戴上耳机,静静地聆听别人的故事,伴随着主持人胡晓梅熟悉声音,让我知道这个社会还有许多如我一样漂泊的人。这些故事里有友情的真诚可贵,有爱情的纷纷扰扰,也有亲情的无私奉献,让我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       如今我买了个袖珍蓝牙的声音机,可以连接手机,声音又大可以听音乐听广播。听收音机的乐趣,在于那种未知。你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听到什么歌曲,这种未知充满了神秘,同时有着淡淡的欢喜。碰到喜欢的歌曲,我会想办法记下其中的一两句歌词,然后打开搜索引擎,把它找出来。当然了,现在的科技很发达,只要用手机APP录一小段,就能识别出歌曲名,更加方便了。
      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如今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,各种影视充斥着荧屏,林林总总的音乐萦绕于耳,精彩纷呈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,却从中丝毫感觉不出当年的那份快乐。即便用智能手机收听广播节目,已经没有原来那种感觉。
      收音机里的流年,变成一段段美好的回忆,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,记录着邻里间的淳朴与和谐,我曾经的青春岁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