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企业文化 文学天地 怀念故乡艾草香
怀念故乡艾草香20200917


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,万物萌动,春天就在眼前了。闭门宅家一个月,疫情仍在持续。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,还是拿出艾条,放客厅正中的板凳上点燃,艾烟开始慢慢在屋子里弥漫,艾香随即也在鼻尖舞动起来。
       在儿时记忆里,端午节的艾草到处飘香,我总陶醉于艾草那带有苦涩气息的芳香中。每次看到艾草和菖蒲,父亲母亲的身影宛若就在眼前,儿时端午记忆浮现在脑海里……
       一进农历五月,家家户户就像忙年一样准备过端午节了。淘小麦、磨面粉准备做麦粑;剪粽叶、泡糯米准备包粽子;咸鸭蛋早已腌好,雄黄酒、艾蒿也是少不了的,否则就少了端午节的氛围。村里晒场四周摊晒了许多艾草,堂屋的门楣以及各个窗棂,都斜插了艾的枝条。
       记事起,每到端午节,天不亮父母就早早的把我们喊起来,带上篮子和镰刀出门,去附近的田埂和坡坡上割艾草,艾草还带着露水,叫露水艾,是有讲究的,父亲说这时候采割的艾草药用效果最好。背回家后,像编辫子一样的编成艾绳,一条条的挂在屋檐下,让它自然风干。从入夏有蚊蝇开始,每晚睡觉前都会在屋门口点上一条,满屋子都是艾草的香,有时候夜半醒来,未燃尽的艾绳还有火星一闪一闪,像萤火虫一样,会引起我的很多遐想。虽然家里没有蚊帐,但是因为艾烟,一个夏天也就免缺了蚊叮虫咬被蝎子蜇之苦。如此反复,一直到天冷了,才停下来。
       父亲告诉我们:艾可以避邪祛病,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说艾草能除瘟疫,能治很多病,是个宝,在他小的时候,曾经遇到一次大的瘟疫,附近几个村庄不少人染病,有染病死去的人,我们村因为有燃艾熏屋的习惯,一大家人都平安健康躲过了那场灾难。
       老家是个丘陵地带,田埂上一年三季都是各种绿油油的青草,上小学开始,每天放学后会跨上荆条编的框子,带上镰刀出门,去割了那些青草回来喂牛喂羊喂猪和兔子。唯一不割的就是艾草,不是别的,是割回去牲畜家禽都不吃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那种特殊的味道的缘故。这一根根的艾草很神奇,也让我顿生敬畏之心。
       在我家里厨房门口的小巷子里只剩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阿婆,她是村里唯一的裹脚女人,走路蹒跚而行。阿婆家女儿住在村头,而她长期独住,她有一门艾灸治病的手艺。十里八村远近闻名,附近村民慕名到她这里看病。农村人爬坡上坎的劳作农活,使用各种耕具农具,经常不小心碰伤摔伤,她用布遮了慢慢熏烤,消炎止痛愈合伤口的效果也是很好。老阿婆艾灸治疗小儿佝偻病的方法也很独特,许多小孩佝偻病就在她这里治好的,不得不说艾草是个很有灵性的东西。
       离开家乡几十年了,漂泊游离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,远离了家乡的艾绳,但一直怀念那种味道。每到端午,我也会在菜市场门口买几把农民一大早拉过来的艾草,回去在门口挂一把,剩下的就悬挂在阳台的墙边上。也会偶尔在房间里点上一柱网上买来的加工的艾柱,却总也闻不出家乡的味道了,我是多么怀念儿时度过的那些个艾草芬芳的端午。
      2020年岁末年初,新冠肺炎病毒肆虐,众人闭户躲避,一下想起家乡的艾绳和父亲的话,在网上也补了下艾草知识,于是,每天起床就把艾柱点燃。 明代李梴在《医学入门》中提到:“凡一年四季,(用艾草)各薰一次,元气坚固,百病不生”,从而“延年益寿”。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在他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就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:在瘟疫流行时“以艾灸病人床四角,各一壮,令不相染”,而且认为用这种方法预防疫病传染,效果“极佳”。所以借助艾灸的温补作用,来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,提高免疫力,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抵抗病毒感染有着重要作用。
      春天已至,那些寒冷的时光,都会随着春风的到来缓缓而别。折腾我们许久的瘟疫,也终会随着阳光的到来而消失。加油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!